普通人眼中的“大姐”
职务:诸暨市江藻镇村指导中心干部
詹平(左)正在拜访农民。
在诸暨市江藻镇,当村民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时,首先想到的就是“寻找詹平”。
从驻地干部到“詹大姐帮”的领导,詹走过镇上13个行政村。她每天花10多个小时为老百姓解决问题,被27000多名村民尊为“亲密姐姐”。
村里的“110”和“114”
“从23岁开始,我就一直是计划生育专员。直到2013年,我成为了江灶村的一名常驻干部。”詹平说,当时她50岁了,她“从来没有想过要打破天空”,在乡镇工作了27年的“老计生办”将成为一名常驻干部。
在新的岗位上,保持不变的是她的严肃态度和更真实的性格。詹平的工作很快步入正轨,她为自己设定了一个五字方针:勤奋、清晰、敏捷、水平和精确。
仅仅半年时间,詹平挨家挨户,在黑暗中早早起床,拜访了村子里的1763户人家。每次进入村民家中,她都会交一张为人民服务的联系卡,并在居民村的父母笔记上记下村民的联系信息和短信,以确保群众事件有答案。詹平成了“110”和“114”周围的村民。
在村里呆了3年后,詹平在29条民情笔记上写下了走访农民和调解工作的基本情况,写下了9.36平方公里的江早村村务和1700多名农民的杂务,解决了不少于1000起群众诉求纠纷。
这项服务延伸到整个城镇
2016年初,詹平回到镇上,被调到村干部指导员。虽然她已经不在村里了,但村民们非常想念她,他们习惯了在有事发生时去镇上找詹平。
2016年8月,以詹平为核心的江藻镇成立了“詹姐帮扶小组”。今天,詹平要面对的是镇上13个行政村的人,而不仅仅是原来的江灶村。如果人们有任何担忧或冲突,他们喜欢去找詹平。詹平脾气暴躁,但她对调解对象很有耐心。请先坐下,然后泡茶,然后耐心听。她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与调解人交谈。
前几天,詹平上班的时候,她发现莫愁村的寿阿姨在镇政府门口等着,就请她到办公室坐一坐。当她得知寿阿姨要申请最低生活保障时,詹平主动承担了“跑腿”的工作,要求她留下相关信息后回家。有许多这样的帮助故事。
做好“传乐队”工作
詹平以女干部特有的耐心、细心和亲昵温暖着村民,感染了一个热心为人民做事的“江藻大姐”。去年9月,由镇上13个行政村的基层女干部和志愿者组成的“江早大姐帮扶小组”正式成立,现已发展成为一个100多人的团队。
"团队很强大,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作为“詹大姐帮”的升级版,詹平对“江枣大姐帮”的诞生感到非常高兴。“既然有这么多人信任我,我必须做好传递帮助的工作。”
在镇上四楼的会议室里,经常可以看到詹平在为“江藻大姐姐”训练,传授她处理普通人琐事和调解邻里纠纷的“诀窍”。如今,除了代理、垃圾分类、邻里和谐、交通安全,“五水治理”...“江藻大姐帮”的触角延伸到每一个角落,这些女同志们已经成长为“消息灵通、诚信成功”的“人民情怀”。
边肖:他黄丹方静
标题:普通人眼中的“大姐”
地址:http://www.sz-jinlong.cn/sxzx/15563.html
免责声明:沈阳新闻网今日新闻头条网是辽宁最具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门户网站,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沈阳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