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地震安全三角区”?
本篇文章1045字,读完约3分钟
■培养科学的应急自救理念和提高应急自救技能应成为社会公共管理领域的一项紧迫任务
不久前,一个关于“地震安全三角”的帖子在网上流传,说当一所房子在地震后倒塌时,一个相对安全的三角形会出现在床和沙发等大型物体旁边,躲在那里的人可以增加生存的机会。但是很快,一些人提出了不同的意见,认为正确的方法应该是“躺在地上,保持在外面,用手紧紧握住”。哪边是对的?我相信很多人和作者一样困惑。
近年来,汶川和玉树地震后,国内民众更加重视应急自救知识。特别是在“3.11”日本大地震中,日本人民科学自救,尽力减少灾害损失,这再次使人们认识到学习应急自救知识的重要性。现在有更多的信息和各种来源,其中一些甚至来自空点。一旦你接受了不正确的紧急自救知识,在关键时刻它不会帮助你,甚至可能引起社会恐慌。日前发生的“抢盐风暴”是由于一些人缺乏辐射防护基础知识,盲目听信谣言造成的,充分暴露了我国社会应急自救教育的缺失。培养科学的应急自救理念,提高应急自救技能,不仅是个人应该关心的问题,也是社会公共管理领域的一个紧迫课题。
当灾难发生而社会救援尚未开始时,个人自救是唯一的选择,通过正确的自我保护,可以将生命损失降到最低。为了尽快组织有效有序的社会救助,还需要广大公众的合作。正确的个人应急自救可以有效地配合整个救援系统的科学运行,从而在不增加混乱的情况下提供帮助。因此,通过提高个人应急自救能力来减少灾害损失应该是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管理者有责任向人们提供紧急自救的科学知识和技能。汶川地震后,许多中小学在教学内容中增加了地震逃生知识和逃生演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但是我们不能总是弥补它,但要采取预防措施。应当指出,灾害不仅包括地震,还包括火灾、洪水、风暴、核辐射等;灾难发生后,不仅中小学生需要自救,所有人都需要自救知识。政府相关部门应积极组织应急自救知识的宣传,并通过正式渠道提供正确信息;要科学分析各地灾害风险,有针对性地宣传不同灾害类型、不同人群状况的自救技能;扩大应急救援演练的范围,让应急救援演练跳出消防、公安等“相关部门”的圈子,让更多人参与进来。
应急自救质量的提高和社会防灾体系的建立也需要各种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和支持。各种社会组织应充分发挥流动性和灵活性,为改善社会保障做出贡献。公民也要自觉积极地重视防灾减灾和自救的知识积累,积极锻炼自我保护和生存能力。公民安全意识的增强和防灾自救能力的提高反过来将有助于政府和社会进一步加快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
标题:有没有“地震安全三角区”?
地址:http://www.sac-csic.cn/syxw/11375.html
免责声明:沈阳新闻网今日新闻头条网是辽宁最具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门户网站,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沈阳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投资黄金 可买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