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荣首谈国务院互金风险整治:意在给行业一个健康有序环境
本篇文章5296字,读完约13分钟
蓝鲸互联网金融10月15日:国务院等部委下发了7份文件,互联网金融规范成为主要基调。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李东荣首次就互联网金融规范的发展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国务院组织的网络金融风险专项整治突出了以问题为导向、分类整治、综合政策等原则。其目的不是否定互联网金融的作用,更不是用棍子打死互联网金融,而是通过打击违法、保护合法、加快清理害群之马,有效规范商业行为,为互联网金融提供健康有序的发展环境,这对未来互联网金融的规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0月15日上午,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李东荣在新华社《展望》智库和新华社《金融周刊》主办的“中国新金融峰会论坛”上发表讲话。
网络金融的规范化发展,作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将是当前和未来网络金融业发展的主旋律。李东荣就当前网络金融规范的发展谈了六点看法。
首先,它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互联网金融业应牢牢把握国内经济转型升级(Aiji、净值、信息)和结构调整产生的有效金融需求,推进网络与金融的深度融合、业务与情景的广泛结合、技术与流程的有机融合,有效提升金融服务供给的规模、效率和质量,提高互联网金融供给对实体经济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避免资本链过度拉长和脱离实体经济。
第二,着力发展普惠金融。网络金融在降低金融交易成本、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扩大金融服务辐射半径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为解决上述普遍问题提供了可行的路径。从近年来普惠金融的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实践者在依靠技术创新、实现商业可持续性和普惠金融服务方面做了很多尝试,形成了一些典型经验和标杆实践。可以预见,数字普惠金融的新模式将在全球加速发展。
第三,它基于合规和审慎经营。网络金融在商业模式、服务理念和技术产品上的创新给金融体系的市场化和普遍化带来了新鲜的元素,但这并不意味着网络金融的发展可以没有边界,创新可以没有规则,商业也可以没有规则。各从业人员应按照监管规定、整改要求和行业标准,加快建立客户身份识别、信息披露、资金存管、投资者适宜性管理、反洗钱、反恐融资等系统,有效提升网络和信息安全水平。
第四,关键是提高风险控制能力。可以说,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关键在于风险控制是否做好。无论从业者应该开展什么样的业务和客户,都应该把创新和风险防范有机地结合起来,正确把握两者之间的适当平衡。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信息化背景下金融业务风险和技术风险的叠加效应和扩散效应应该遵循金融的基本规律,摒弃规模理论、技术理论和客户体验理论的概念
第五,它是由先进技术驱动的。在互联网金融领域,谁能更早、更好、更安全地掌握和应用先进的网络技术,真正有效地解决当前金融改革和发展中的问题和不足,谁就能在竞争中取胜,从技术创新中获得更多的红利。例如,大数据技术可以实现对多种来源的海量数据的处理和快速挖掘,改善客户刻画、信用评估、风险定价等业务功能,进行多样化、定制化、精准化的金融产品创新;云计算技术可以为互联网金融提供高效灵活的处理背景,保证计算处理的高效率和低成本;移动互联网技术以智能手机等流行的移动终端为基础,可以用较少的成本投资构建网络化、移动化、智能化的金融基础设施,从而随时随地为您提供互联网金融服务。
第六,它基于开放和双赢的合作。各类从业人员应树立利益相关者合作共赢、供需主体有效互动的生态理念,注重结合自身特点,明确市场定位,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构建具有包容性和竞争性的互联网金融生态系统和产业链。此外,通过传统金融机构和互联网企业的优势互补,有望通过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和质量,达到1+1大于2的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李东荣将目前互联金融业中的机构分为三类:第一类,想做、能做、有较好的激励和管理能力、能实现较好的风险控制和市场效益的企业。第二类,想做但做不到或不擅长的企业,有良好的发展动力,但受到自身各方面条件的制约,风险控制能力或财务实力有限。事实上,我们知道很多人或一些企业有这样的愿望和热情,希望能赶上互联网金融的快车,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金融业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特殊行业,需要相关的经验、人才和基础条件。我们不仅要依靠热情,还要尊重科学和金融活动的基本规律。第三类是纯粹的欺诈公司。这些公司以互联网金融和普惠金融的名义实施金融欺诈。这些企业是我们行业的害群之马,极具欺骗性和风险性,必须坚决清理。李东荣说道。
附李东荣的讲话:
尊敬的张总裁、董事、总裁,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代表,早上好!我很高兴有这样的机会和你交流。今天论坛的主题是中国的新金融。我认为,在当今时代,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进步的推动,人们对金融服务需求的不断增加,以及经济和金融安全形势的日益复杂,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中国金融业正在不断地经历着重大的改革、发展和变革,人们对金融形式的理解和表达也在不断地丰富,新金融就是其中的一种表现形式。我认为这不仅反映了人们对新的历史条件下金融发展的殷切期望,也意味着金融安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将面临更新、更复杂的挑战。谈到新金融,我们自然会想到并提到互联网金融。我们如何理解互联网金融?众所周知,网络金融是近年来在中国蓬勃发展的一种金融形式。毫无疑问,互联网金融在促进发展普惠金融、服务公众创业、创新和提高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网络金融作为一种新生事物,不仅为金融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也给我们的财务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在其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和潜在的风险。特别是,一些互联网金融的形式偏离了正确的创新方向,扰乱了正常的经济金融秩序,形成了“恶钱驱逐好钱”的现象,影响了行业声誉和消费者信心。
网络金融的规范化发展,作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将是当前和未来网络金融业发展的主旋律。我还想根据自己的工作实践和思考,谈谈如何实现互联网金融业的规范化发展,供大家参考。如果有什么问题,请批评和纠正。首先,它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目前,全球经济仍处于深度调整和再平衡阶段。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影响依然存在。主要经济体的不平衡复苏和政策差异显而易见。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长期改善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但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结构调整痛苦、动能转化困难等问题交织在一起,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互联网金融业应牢牢把握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带来的有效金融需求,推进网络与金融深度融合、业务与情景广泛结合、技术与流程有机融合,有效提升金融服务供给的规模、效率和质量,提高互联网金融供给对实体经济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避免资本链过度拉长和脱离实体经济。
第二,着力发展普惠金融。近年来,中国金融业在发展包容性金融分析方面做了大量尝试,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与世界许多国家一样,中国在发展普惠金融方面仍面临一系列全球性的共同问题,如服务失衡、成本高、效率低、业务可持续性不足等。网络金融在降低金融交易成本、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扩大金融服务辐射半径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为解决上述普遍问题提供了可行的路径。从近年来普惠金融的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实践者在依靠技术创新、实现商业可持续性和普惠金融服务方面做了很多尝试,形成了一些典型经验和标杆实践。可以预见,数字普惠金融的新模式将在全球加速发展。因此,互联网金融应该抓住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良好机遇,赢得更广阔的发展空空间。
第三,它基于合规和审慎经营。金融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具有高风险、强相关性和内在脆弱性的特点。因此,对这一行业的外部监管自古以来就比较严格。网络金融在商业模式、服务理念和技术产品上的创新给金融体系的市场化和普遍化带来了新鲜的元素,但这并不意味着网络金融的发展可以没有边界,创新可以没有规则,商业也可以没有规则。在工作实践中,我们也做了一些初步的归纳和分析,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想做和将要做的企业,具有较好的激励和管理能力,能够取得较好的风险控制和市场效益。第二类,想做但做不到或不擅长的企业,有良好的发展动力,但受到自身各方面条件的制约,风险控制能力或财务实力有限。事实上,我们知道很多人或一些企业有这样的愿望和热情,希望能赶上互联网金融的快车,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金融业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特殊行业,需要相关的经验、人才和基础条件。我们不仅要依靠热情,还要尊重科学和金融活动的基本规律。第三类是纯粹的欺诈公司,它们以互联网金融和普惠金融的名义实施金融欺诈。这些公司是我们行业的害群之马,极具欺骗性和风险性,必须坚决清理。目前,国务院组织的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突出了以问题为导向、分类整治、综合政策的原则。其目的不是否定互联网金融的作用,更不是扼杀互联网金融,而是通过打击违法、保护合法、加快清理害群之马,有效规范商业行为,为互联网金融提供健康有序的发展环境,这对未来互联网金融的规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各从业人员应按照监管规定、整改要求和行业标准,加快建立客户身份识别、信息披露、资金存管、投资者适宜性管理、反洗钱、反恐融资等系统,有效提升网络和信息安全水平。中国的网络金融在世界范围内发展非常迅速,规模也比较大。如果我们想保持这一良好势头,并保持其可持续发展,所有这些都是必要的技术教训。
第四,关键是提高风险控制能力。互联网金融作为一个新生事物,仍有许多领域和内容有待探索。本质上,它是金融。其活动从未脱离融资、信用创造和风险管理的范围,未违反风险与收益匹配的客观规律,也未改变金融风险的隐蔽性、突发性、传染性和次外部性等特征。在当今时代,现代网络空的多维开放性和多向互动性使得互联网金融风险的扩散速度和溢出效应远远超过了传统金融环境。可以说,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关键在于风险控制是否做好。无论从业者应该开展什么样的业务和客户,都应该把创新和风险防范有机地结合起来,正确把握两者之间的适当平衡。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信息化背景下金融业务风险和技术风险的叠加效应和扩散效应应该遵循金融的基本规律,摒弃规模理论、技术理论和客户体验理论等概念,应该借鉴金融和信息技术企业内部控制的基本原则,具备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和风险管理体系等软硬件条件。在这方面,企业内部控制应与法律约束、行政监督、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有机结合,形成五位一体、多层次、全方位的风险管理体系,使中国互联网金融创新可能带来的风险始终可控、可控、可承受。
第五,它是由先进技术驱动的。随着信息和数字时代的深入发展,没有网络、没有金融、没有移动、没有金融已经成为现代金融体系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互联网金融领域,谁能更早、更好、更安全地掌握和应用先进的网络技术,真正有效地解决当前金融改革和发展中的问题和不足,谁就能在竞争中取胜,获得更多的技术创新红利。例如,大数据技术可以实现对多种来源的海量数据的处理和快速挖掘,改善客户刻画、信用评估、风险定价等业务功能,进行多样化、定制化、精准化的金融产品创新;云计算技术可以为互联网金融提供高效灵活的处理背景,保证计算处理的高效率和低成本;移动互联网技术以智能手机等流行的移动终端为基础,可以用较少的成本投资构建网络化、移动化、智能化的金融基础设施,从而随时随地为您提供互联网金融服务。此外,人工智能、物联网、虚拟现实、量子通信、分布式等新技术。,值得深入探讨和积极尝试,以提高效率和风险控制能力。目前,该领域的研究主要在欧洲、美国、新加坡,包括我国香港等地。他们增加了这方面的跟踪和研究,形成了一些好的经验。
第六,它基于开放和双赢的合作。在公平、公开、联动、共享的数字信息时代,封闭、分裂的传统金融发展理念已经难以适应时代的要求。各类从业人员应树立利益相关者合作共赢、供需主体有效互动的生态理念,注重结合自身特点,明确市场定位,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构建具有包容性和竞争性的互联网金融生态系统和产业链。一方面,传统金融机构经过长期实践,拥有良好的风险控制体系和定价模式,掌握了大量的交易信用数据,拥有一支优秀的金融专业团队,能够为互联网企业提供专业支持,弥补其风险控制和定价能力的不足。另一方面,互联网企业占据网络入口优势,掌握小微企业和个人消费者的海量行为数据,注重开放客户资源、技术能力、金融云服务等。,为合作伙伴创新金融服务提供技术支持。我认为,通过传统金融机构和互联网企业的优势互补,通过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和质量,有望达到1+1大于2的效果。各位嘉宾、各位同事,互联网与金融的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新形势下,金融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新的挑战。我们要始终遵循金融活动的本质属性,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历史使命,正确发挥金融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互联网金融协会作为全国性的行业自律组织,希望在民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和各金融监管部门的指导下,在广大会员机构和从业人员的参与和支持下,认真履行自律职责,维护行业发展秩序,为互联网金融业的规范发展、稳定和长远发展做出积极贡献。最后,我祝愿本次峰会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标题:李东荣首谈国务院互金风险整治:意在给行业一个健康有序环境
地址:http://www.sac-csic.cn/syxw/3244.html
免责声明:沈阳新闻网今日新闻头条网是辽宁最具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门户网站,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沈阳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