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中国电影票价降价难题 大众艺术的“亲民”之困
本篇文章1729字,读完约4分钟
各大影院的降价活动往往会引发观众的观影热潮。华健照片(数据照片)
(文化消费系列报道之一)
在快速的文化建设中,大众文化消费行为是一个重要环节。振兴文化产业、促进文化市场健康发展的最终目标是满足人们日益丰富多样的文化消费需求,而积极旺盛的文化消费需求是推动文化健康有序发展的动力。
影响文化消费行为的因素众多且复杂,其中文化消费品的价格无疑是影响大众消费能力的重要因素。从本期开始,《文化教育周刊》将推出一系列以文化消费为重点的报道,分析电影、舞台表演、图书出版等文化产业的价格水平及其成因,希望有助于营造健康的文化消费环境。
编辑
2010年,中国电影总票房达到101.72亿元,同比增长63.9%。与此同时,每年看电影的人数的增加与此大相径庭。电影票的高价已经成为阻止一些观众进入电影院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拥有电影定价权的主要影院不愿面对观众的降价呼声。在当前的现实条件下,作为一部大众化的艺术电影,要在票价上实现“贴近人民”,在行业内外都还存在许多困难和困难。
电影票价高吗
“平均价格是检验指标”
根据2010年中国电影产业报告,2009年中国电影的平均票价是36.38元。根据国家统计局2010年1月提供的数据,2009年全国城镇居民家庭月平均收入为1571.5元。换句话说,一张电影票相当于城市居民月可支配收入的2.3%,明显高于发达国家0.5%的数据。
2010年,中国电影票房超过100亿元,达到101.72亿元。以当年2.5亿人看电影为基础,平均票价达到40元左右。在这种情况下,社会不断抱怨国内电影的高票价。2010年,票房同比增长63.9%,但观看电影的人数远未实现同样的大幅增长。毫无疑问,高票价已经成为阻碍一些观众进入电影院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对于一些城市的低收入家庭来说,去电影院看电影已经成为一种奢侈的消费行为。
然而,对于观众对过高的电影票价的不满,业内人士给出了不同的解释。
“老百姓对高票价的抱怨,很大程度上是针对某部电影不断飙升的票价。你看到的通常只是电影的上市价格,而不是整个行业的平均价格。衡量任何一种价格的水平,都应该以其平均价格作为检验指标,而不应仅仅以个人为评价对象。”ume国际工作室总经理路遥说。
业内人士指出,近年来,中国电影平均票价的上涨与3d电影的发展有关。由于3d电影的制作和放映成本较高,票价的上涨无疑会提高整个电影市场的平均票价。尤其是2010年上映的《阿凡达》,不仅推动了3d电影的发展,也在中国电影市场推广了影像最大化的理念。它的巨幕票价不仅一度涨到180元,在一些城市甚至涨到600元,这是不言而喻的。
“如果剔除3d和巨幕电影的因素,2010年中国电影的整体票价实际上同比有所下降,这与当年全国价格上涨的总体趋势背道而驰。”据广东电影公司总经理赵军介绍,2010年,在全国影院票房收入中排名第四的中国电影南方新干线的平均票价约为30元,而2009年的平均票价约为34元。同时,路遥还表示,2005年重庆ume国际工作室的平均票价是34.16元,2010年是36.67元。“过去六年,平均票价只上涨了2.51元,涨幅为7.34%,远低于工资增长率和通胀率,这意味着电影票价实际上相对有所下降。”
此外,北京新电影联盟电影有限公司总经理黄群飞也指出,外界将电影票价与不同国家居民平均收入的比例进行比较是不科学的。
黄群飞在北京北池子街的办公室里向记者展示了一份报纸,内容是关于2010年12月16日一位名叫王佩的杭州网民和他住在美国波士顿的朋友娜娜进行的一次实地价格调查。对两地19种食品和2种能源进行了价格统计,调查的货币单位按美元/人民币1:6.7的汇率计算。据统计,2009年杭州人均收入为26864元(4024美元),波士顿为32255美元。调查显示,在蔬菜、苹果、大米、鸡蛋和93号汽油等21种商品中,杭州有12种商品高于波士顿,而杭州居民的人均收入仅为波士顿居民的十分之一左右。
“价格体系不同,各种商品的价格水平自然也不同。在电影产业化时代,电影作为文化商品的消费价格也不例外。因此,只看到目前国内电影票价与居民收入的高比例是不科学的。”黄群飞说道。上一页123下一页
标题:破解中国电影票价降价难题 大众艺术的“亲民”之困
地址:http://www.sac-csic.cn/syxw/8882.html
免责声明:沈阳新闻网今日新闻头条网是辽宁最具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门户网站,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沈阳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