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制造”之忧
本篇文章1153字,读完约3分钟
最近我参加了一些论坛,发现舞台上的嘉宾企业大多集中在房地产、信息、金融投资等领域,偶尔会出现一两个制造企业,它们也是与房地产和投资“混搭”的,制造企业似乎已经失去了以往的活动。
这一现象值得关注。经与温州企业讨论,他们表示,近年来,制造业利润越来越薄,顶级企业的利润率很难达到10%。工业没有盈利,许多企业开始从制造业抽回资本,呈现出“离开制造业”的状态。资本从制造业抽离后,就像脱缰的缰绳,大部分变成热钱,在房屋、煤炭、黄金和棉花上投机...现在,它们流向担保和投资领域。无论是私人借贷、风险资本还是风险资本,利润都远远高于制造业。数据显示,低压电器之都柳市镇70%以上的规模以上企业利润不再投资地方产业,而是转移到其他地方开发房地产和矿山;在“2010年温州百强企业”中,有40多家制造企业参与房地产开发。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主建国会中央副主席顾圣杰在《中国企业家》杂志举办的“两会沙龙”上也谈到了这一现象。他说,这一轮通货膨胀是由成本驱动的,现在温州60%的资本已经不在工业,这是空心工业的标志。
“来自制造业”是一种无奈。由于进口、结构性通货膨胀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制造企业不仅要承受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明显上升的压力,还要承受产品价格下降的压力,使得制造企业越来越难以踏入“三明治陷阱”。
“远离制造业”是一种损失。像温州这样的地区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在结构调整、节能减排的双重压力下,在新旧产业“绿黄”的背景下,一些资本没有选择依靠技术创新实现转型升级,没有选择抢占制高点布局新产业。相反,他们在房地产和投资等高利润领域徘徊,这实际上是一种损失。
“来自制造业”是一个预兆。它发出了一个危险的信号:如果我们不能有效地减缓资本从工业向投资的流动,我们的制造业将不可避免地面临空的挑战,我们的经济复苏和可持续发展也将面临挑战。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与制造业分离”的现象得以发展,将加剧通胀压力,增强通胀预期,加速经济“泡沫”。
要解决“离开制造业”的担忧,根本的解决办法是重建实体经济,在结构调整中加强制造业。2009年,中国制造业占世界总量的15.6%,仅次于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工业制造国。去年,中国经济总量达到39.8万亿,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道路仍然很长。只有引导中国制造业坚定不移地走自主创新、转型升级之路,资本才能看到制造业的希望,也只有从”,
将热钱恶魔变成天使是一个现实的方法。正如顾胜展所说,通过推动积极的股市政策,特别是大力发展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新三板等板块,为热钱走向实体经济建立了渠道。在这个过程中,天使的目光应该投向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服务业,实现新兴产业与金融资本的良性互动。
标题:“离制造”之忧
地址:http://www.sac-csic.cn/syxw/9135.html
免责声明:沈阳新闻网今日新闻头条网是辽宁最具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门户网站,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沈阳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华为手机:眼里没有苹果
下一篇:投资交易是巴菲特的青春之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