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走正道”的共同信仰
本篇文章3255字,读完约8分钟
在“拜佛祈祷”和“道德沦丧”之间
近年来,中国企业家对宗教信仰的热情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要求上帝拜佛、祈祷焚香
它已经成为许多企业家的必修课。
除了佛教,还有许多企业家信仰基督教。北京国际基督教联合会2000
大约一半的会员在中国从事商业活动,其中包括大量的企业家;上海和广州等大城市,以及景德镇和晋江等一些小城市,经常有几十人甚至100多人的基督教企业家聚会。在浙江,尤其是温州等地,“老板基督徒”已经成为一个新兴群体。
也有许多企业家热衷于实践和学习。只是跟随假道士李乙雪的商业精英就在数万人之中
事实上,有不少商业精英在道观或道观中实践和学习。
尽管企业家的宗教信仰方兴未艾,但企业家犯罪、欺骗和愚弄公众的现象也有所增加
没有减少。这应该超出了那些呼吁用宗教信仰来解决中国商业伦理危机的人的预期。
《胡润报告》上的企业家中,有20名企业家被判刑,平均每人被控2.6项罪名,其中贿赂、资本市场相关问题、欺诈、挪用资金、逃税等问题最为突出。在企业家犯罪中,黄俊钦和黄光裕兄弟是典型代表。一个家庭不仅有许多成员犯罪,而且他们还具有覆盖面广、罪名多的特点。黄俊钦有四项罪名:合同诈骗、内幕交易、跨境和单位贿赂(包括一审重婚罪),而黄光裕有三项罪名:非法经营、内幕交易和内幕信息披露、单位贿赂。值得一提的是,黄光裕不是一个没有宗教信仰的企业家。他很早就信仰上帝,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
当然,犯罪的企业家比被判刑的企业家多,道德沦丧的企业家比公然违法的企业家多。笔者总结了2010年商业界六种突出的违法违规行为,即:(1)生死与恶性竞争;(二)牟取利益,毒害群众;(3)多次行贿,责备他人;(4)不羞愧,但骄傲;(5)双春秀,名利双收;(6)有罪,逃往海外。
在道德缺失的时代,法律无能为力
对于企业家犯罪,最常见的对策是“加大调查力度,严格执法”。但是,“法律不怪公众”不仅是针对一般公众的,而且还受到“法律不怪公众”的制约。当少数人犯罪时,加强调查和惩罚是有效的。如果大多数人犯罪,它只能落在空.身上更不用说法律与一些不公正和道德败坏的行为无关,而只是可以被惩罚或判刑的行为,法律只能威慑那些胆小的人,那些敢于追求高风险和高回报的人不会被惩罚或判刑。
在一个单纯追求经济利益的社会里,一切都是通过获得手中的真钱来计算的。许多人在通过非法犯罪获得巨额财富后,愿意承担意外事故的惩罚。即使他被判刑,在他的刑期结束时,他也将被“无钱惩罚”(富人比穷人好)!非法犯罪的好处远远大于惩罚和判刑的风险成本,根据经济原则,这也是划算的。更重要的是,因为罪犯太多,如果我们要调查和处理他们所有人,恐怕有太多的调查人员(调查和处理犯罪的工作量远远大于犯罪本身的工作量)。因此,在缺乏信仰的时代,严格的执法是苍白无力的。
由于“加大查处力度”难以遏制企业家道德失范行为的泛滥,这表明执法不严不是企业家道德失范行为泛滥的关键原因。那么,企业家作弊和维护道德行为泛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逻辑上的原因是缺乏信心或失去价值。在当今社会,流行的价值观不是通过为顾客创造价值来赚钱,而是通过欺骗、欺骗或威胁消费者和公众来获得名利。
为什么企业家道德普遍缺乏?这是因为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中,利益最大化的市场机制缺乏有效的约束。市场经济使经济和技术发展的效率达到了极致,但没有法律和道德的有效约束,市场经济的弊端就会达到极致。转型期的法治建设滞后于现实需要,原有的社会道德基础遭到破坏。此外,随着经济学中“利润最大化”的提倡和鼓励,“逐利”在商界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不以耻,而以傲”的消极价值观占了上风。
践行“选择正确道路”的价值观,树立共同的信念
企业家的行为准则受社会氛围和社会流行价值观的影响很大。重建社会基本道德观念和普及正确价值观是企业家摆脱道德缺失的外在动力,但重建社会价值观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
由于重建社会信仰的时间太长,严格的执法也不可靠,短期内企业家很难摆脱外部原因造成的信仰缺失。我们只能希望有先见之明的企业家能够实践“走正道”的信念,带领更多的企业家走出信仰的缺失。
根据傅辉在《当前中国佛教信徒心理探秘》一文中的研究分析,90%的老板“见佛拜佛,见庙烧香”,这些老板都是拜神拜佛经商发财。企业家通过做生意来追求利润是理所当然的事,但他们应该通过“走正确的道路”来赚钱,而不是只追求利润。
“走正道”意味着通过为客户创造价值来赚钱,通过诚实守法的经营来积累声誉。在这个缺乏信仰的时代,人们可能会嘲笑谈论“选择正确的道路”。然而,“选择正确的道路”已经成为一种稀缺资源。根据“物以稀为贵”的原则,坚持并践行“走正道”价值的企业肯定会获得超额利润。
企业家是否相信并不在于他们是否信仰某种宗教,也不在于他们是否烧香祈祷,而在于他们在日常管理中是否“走对了路”。
无论一个企业家信仰佛教、基督教、道教,还是不信仰任何宗教,只要他所领导的企业能够以“正确的方式”为客户、员工和股东创造价值,就应该受到人们的尊重,也一定会得到回报。
专家学者总是强调企业价值观和企业文化的独特性。然而,企业价值观和企业文化应该强调共同性,即每个企业都应该将“走正确的道路”的价值观吸收到自己的企业文化中,并在日常行为中体现出来。
针对企业家信仰缺失和企业价值流失的突出问题,我们应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实践“走正确的道路”。
重塑企业目标:为客户和员工创造价值
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指出,企业的目标不是创造利润,而是企业实现目标后的结果,而企业目标的唯一有效定义就是创造顾客。稻盛和夫在京瓷公司组织了3000多个“变形虫团体”,每个团体都是独立的会计利益相关者。然而,稻盛和夫知道,员工不能只受经济利益的诱导,否则他们会走到“你贪我,人人都贪”的地步。因此,稻盛和夫将员工及其家庭的幸福作为公司的第一目标,并将“尊天爱民”的价值观贯彻到各级管理者和员工的行为中。
由此可见,企业的目标不应该是利润最大化,而是为顾客和员工创造价值。利润是企业为顾客和员工创造价值后的自然回报。
不要追求快速成长,追求长久的企业
许多企业家想成为“百年老店”,但跨国公司的平均寿命是40 ~ 50年,“做大”并不意味着企业能长久。
世界上寿命最长的组织是宗教组织,其次是大学。营利组织的寿命低于非营利组织,营利企业的寿命低于为顾客和社会创造可持续价值的企业。日本有3000多家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其中7家的寿命超过1000年。这些历史悠久的企业历经沧桑。尽管它们被归因于不同时期的许多英雄、战略和机遇,但它们的共同点是“选择正确道路”的价值观得到了继承。在长寿企业中排名第一的日本金刚集团,专注于寺庙的设计和修缮,将家族格言“勤奋、戒酒醉、谨慎、做人”融入企业文化,使其成为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商业传奇。20世纪50年代,金钢集团为了做大,大力推进一般建筑业务。1995年,它因过度负债而破产重组,现在又回到了寺庙设计和建造的老路。
长寿企业的“养生之道”不是追求利润,也不是做大做强,而是企业文化。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追求长寿的企业应该把信念、爱和责任放在比效率和创新更高、更重要的位置。
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企业家首先应该采取不同的方式树立榜样。日本商业之神松下幸之助说:“当有100名员工时,我站在员工的最前列,带头发号施令;当员工人数增加到1000人时,我也在员工当中,请求他们帮忙;当员工人数达到10,000人时,我站在员工身后,心存感激。当员工人数增加到5万到10万时,仅仅心存感激是不够的。你必须把你的手放在一起,带着虔诚的拜佛。”
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有多种表现形式,如“追求卓越”、“诚信为本”、“创造美好生活”等。许多专家学者也强调,每个企业都应该有不同或独特的核心价值观。作者认为企业家可以有不同的领导风格,但企业和企业家都不需要重叠模式的核心价值观。无论宗教企业家信仰什么,他们都应该在日常经营管理中树立“走正道”的共同信念。
标题:重建“走正道”的共同信仰
地址:http://www.sac-csic.cn/syxw/14070.html
免责声明:沈阳新闻网今日新闻头条网是辽宁最具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门户网站,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沈阳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对重塑企业家信仰的思考
下一篇:罗红:让管理回归“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