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电脑城消失? 京东商城商业模式全解密
本篇文章1806字,读完约5分钟
当该杂志在3月底决定对京东进行采访时,我并不认为这是值得的,但在4月初采访了刘之后,我觉得京东以前明显被低估了。刘的目标不仅仅是3c和家电,而是大而全。他过去的经历让他对细节把握得足够透彻,他似乎看到了大而全的基本规律:效率和成本。不过,现在说刘和京东成功了显然还为时过早,甚至他可能还会失败,但如果成功了,京东的价值可以与淘宝相比。
4月7日,销售额为1140万元。
刘盯着背景资料,松了一口气。他更相信今年完成40亿元的销售目标没有大问题,目前京东对这个业务量有足够的支持。
这是JD.com第二次突破1000万,最后一次是在2008年12月24日。然而,作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的刘,当时的与其说是激动,不如说是焦虑,因为这个数额远远超过了当时的承受能力。在最忙的时候,所有的管理人员都要去仓库帮忙包装和发货,但这次“轻松过关”。
从2004年到2008年,JD.com的销售额分别为1000万、3000万、8000万、3.6亿和13.2亿。换句话说,JD.com连续四年保持340%的平均复合增长率。在刘的计划中,这种惊人的速度不会因为规模的扩大而减慢。他设定了2009年和2010年JD.com的销售额。
即使是在互联网领域里盛产“快客”的公司,这依然是一个惊人的速度,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刘这个速度背后的推动者对外界还是一个陌生人。人们知道他的创业故事,但他们不理解他内心的进化逻辑。当然,他们看不清楚这个“陌生人”的野心。
刘或多或少是一种不同的电子商务。他没有互联网背景。1998年,他在中关村(000931)创业,并开始代理磁光产品。2001年,他开始零售。北京、沈阳和深圳至多有12家信息技术和数字产品连锁店。在2003年之前,他对互联网的理解只有“qq可以泡mm”的水平,如果不是席卷全国的话。2004年后,刘开始注册域名,开发电子商务系统,并逐步关闭线下连锁店,只专注于网上。此时,最早的b2c公司亚马逊出现已经有10年了。
现在看来,这种后见之明不一定是好事。让我们分析一下当时互联网发展的背景。2003年,中国互联网用户数量达到7950万,曾经喧闹的b2c先锋8848已经失败,而卓越和当当网仍在模仿亚马逊。2004年,亚马逊以7500万美元收购卓越进入中国。
阻碍中国b2c发展的物流、信贷和消费习惯,在2003年左右悄然消失。2002年12月,招商银行(600036)开始发行信用卡;2003年,快递行业初步成熟;2003年12月,携程在纳斯达克上市,这是继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后,中国第一家在美国上市的互联网公司(事实上,携程也是一家b2c电子商务公司),这也意味着新一轮互联网热潮的开始。或许可以理解,2003年,电子商务发展的外部条件基本成熟,而刘恰好是有准备的人,造就了京东这五年来的快速发展,但为什么刘?为什么这个互联网门外汉只用了5年就实现了中国第一个b2c电子商务?
“对于零售业来说,追求毛利润毫无意义。”2009年4月,刘向《创业家》杂志敞开心扉,分享了“京东密码”。在他的第一句话中,他以明确的立场唱反调,反对绝大多数b2c电子商务专业人士。几乎所有b2c电子商务专业人士都认为拥有更高的毛利率是可行的。在刘看来,京东所谓的b2c电子商务实际上只是做零售,而零售的核心无非是两个:提高供应链效率和降低成本。
1.供应链效率,过去100年来渠道的演变,从集贸市场、百货商店到连锁超市,是供应链效率的提高和库存及现金周转率的不断提高,这是零售业的王者。
2.成本和毛利并不重要。如果一个流通企业要求高毛利率,那只能证明它的成本太高。它在产业链中毫无价值,迟早会被取代。
只要一个零售企业能在这两点上取得进步,它就是有竞争力的,甚至是颠覆性的。“一个百货公司的毛利高达50%,而沃尔玛只有15%,但为什么沃尔玛的市场价值比百货公司高这么多呢?很简单,因为百货公司成本高,效率低,毛利率需要50%才能赚钱,但沃尔玛只要毛利率是15%,就可以赚钱。”
这种对商业规则的理解促使刘将从原来的代理零售改为连锁零售,然后再改为网上零售。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刘经历了现代渠道发展的三个阶段。从这个角度看,JD.com是一个样本案例,可以理解这三种格式的演变轨迹。
到目前为止,刘已经带领京东发展得不错,但是将来会怎么样呢?一切都会如他所愿吗?
上一页1234567下一页
标题:让电脑城消失? 京东商城商业模式全解密
地址:http://www.sac-csic.cn/syxw/14373.html
免责声明:沈阳新闻网今日新闻头条网是辽宁最具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门户网站,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沈阳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