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2019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发布
本篇文章818字,读完约2分钟
中新社南京4月7日电(记者朱晓颖)中国古生物学会7日在南京发表了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评选结果。
这10大进展表明华南早寒武世布尔吉斯型化石库清江生物群、埃迪卡拉纪新化石显示了动物的早期进化,侏罗纪显示了鸟类的发现和膜质翼在兽脚类恐龙中的进化,热河俊兽显示了哺乳动物中耳进化的新模式,具有现代人特征的30万年 植物化石为青藏高原形成过程提供了新的证据,侏罗纪带羽毛恐龙为鸟类羽毛的分子进化提供了直接证据,世界上第一只熊猫古基因组、白垩纪缅甸琥珀为古代森林环境和被子植物昆虫授粉证据(两者并列)、亚洲最古老、泥盆纪面积最大
中国古生物学会理事长詹仁斌表示,上述成果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热带植物园、北京大学、西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科研团队完成 文案涉及动物的早期进化和寒武纪大爆发、脊椎动物的进化(恐龙类、古鸟类、哺乳类等)、白垩纪琥珀生物群、古植物和古生态、古人类学、分子生物学等多个研究行业。
例如,西北大学早期生命与环境研究小组张兴亮、傅东静等在湖北长阳地区发现了距今5.18亿年前的布鲁吉斯页岩型特异埋藏软体化石库——清江生物群。 小组成员经过12年的化石采集和研究发现清江生物群形成于寒武纪大爆发全盛时期。 与其他寒武纪生物群相比,清江生物群的相对多样化最大,新物种比例最高,软体生物群最多,化石保真度最高,保留了原生有机质,对其发现更新了人类对寒武纪海洋生态系统的认识。 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科学》杂志上。 另外,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早期生命小组袁训来课题组在三峡地区约5.5亿年前的“石板滩生物群”中发现并研究了新的动物化石(夷陵虫)和特殊的遗迹化石。 这项研究把分节两侧对称后生动物的出现时间至少提前了1,000万年,然后为寒武纪两侧对称动物大爆发找到了更古老的“根”。 相关研究的成果发表在《自然》和《地质学》杂志上。
标题:热门:2019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发布
地址:http://www.sac-csic.cn/syxw/18070.html
免责声明:沈阳新闻网今日新闻头条网是辽宁最具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门户网站,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沈阳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