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联招聘遭垂直类网站围剿 转型职业发展平台
本篇文章3551字,读完约9分钟
2015年8月19日,智联招聘在美国上市一年后,发布了第四季度和2015财年全年未经审计的财务报告。
数据显示,智联招聘第四季度收入和全年收入仍保持高速增长势头。2015财年,公司总收入为12.899亿元,同比增长19.5%;年净利润为2.526亿元,同比增长35.3%。网站注册用户已达1.01亿,网站日平均独立访客数近230万。
对此,智联招聘首席执行官兼总监郭胜表示:“收入的强劲增长来自于服务客户的渗透能力,尤其是在中国规模庞大且不断成长的中小企业,这使我们取得了良好的业绩。同时,智联职业发展的平台效应也正在显现。”
在成功将智联招聘推向资本市场后,首席执行官郭胜在传统的“二次创业”命题上又迈出了一大步。
处于危险中的上市团队负责人
“仍然有许多挑战。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标签。我不是一个讲故事的人。我希望用事实来证明我们正在探索一条不同于其他人的道路。”郭胜在接受记者独家采访时说。
自2010年加入智联招聘以来,郭盛五年来最大的成就是带领智联招聘成功在纳斯达克上市,成为扭转乾坤的关键先生。
作为中国招聘行业历史最悠久的公司之一,智联招聘于1997年正式成立。其前身可以追溯到1994年成立的猎头公司智联公司。这家公司的创始人是几位英国猎头顾问。
但随着外国合作伙伴的退出,该公司经历了与许多互联网公司相同的发展道路。首先是进入烧钱模式的恶性循环。在线招聘曾被称为最烧钱的行业之一。为了寻求大量的用户和点击量,改变传统的招聘习惯,在线招聘公司不惜一切代价做广告。智联招聘曾因其良好的广告宣传和强大的营销攻势迅速占领市场,但很快就进入了无利可图的尴尬局面。
尤其是2009年下半年,智联招聘的投资者和高管团队之间上演了一出肥皂剧。当时,公司被分成两个小组,他们通过内部邮件宣布解散对方。媒体认为是资本绑架了公司,而职业经理人郭胜最终被大股东牟锁定,被称为“智联上市集团的领袖”。
郭胜回忆说:“当时我主要考虑了三件事。首先,你能否与董事会合作;其次,基层员工的激励和能力;再说一次,你能得到中层支持吗?”
摆脱“烧钱和广告”的模式
显然,雇主之所以对郭胜感兴趣,是因为他曾多次成功地在纳斯达克(NASDAQ)上市高科技企业,而郭胜本人则认为,“上市不是一项使命,我心里想的是做生意,而不是做项目。”成为一家企业意味着你必须经历不同的周期,你的产品必须不断淘汰和升级。”
然后,在确定了方向之后,郭胜着手改变这家萧条的公司。他首先试图重塑企业文化。与许多互联网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不同,他改变企业的方式更传统,他也更注重管理模式的改变。
他在内部建立了一系列系统的管理流程。“我们公司在全国32个城市拥有近4000名员工,因此系统管理非常重要。从一个相对基层的企业到逐渐成为一个规范的企业,这个时期是非常困难的。”郭胜说道。
他当时的判断是,在线招聘市场的转折点已经到来。因此,在“死马当活马医”的时代结束后,必须采取精细化经营来赢得市场。郭盛认为,gdp增长率和人口增长率之间的“剪刀差”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存在,人口红利将逐渐消失,而网上招聘企业在市场和用户渗透率以及深度/0/方面仍有很大提高。
“我们已经从狂热的营销阶段进入了精细化运营阶段。招聘网站之间的竞争已经摆脱了传统的“烧钱和广告”的模式,不分青红皂白的营销和广告战已经逐渐让位于更加激烈的产品和服务战。现在,招聘网站的推广重点不再是人气,而是用户的忠诚度和网站的品牌声誉。在这种情况下,与其在广告上花费巨额资金,不如在前沿领域投资,开发新技术和产品。”郭胜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在郭胜的领导下,智联招聘经过五次融资,终于在2014年6月12日宣布将以每股13.50美元的价格发行561万股美国存托股票,并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
“疯狂工作,默默绽放”是智联公司上市后首席执行官郭胜发表的一封公开信的标题。在信中,郭盛充满信心,表示公司正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
垂直招聘网站被集体包围,智联转型职业发展平台
在中国互联网行业,智联招聘、无忧未来和ChinaHR.com被称为中国在线招聘的三驾马车。
然而,在经历了多年的《三国演义》之后,2014年年中,失传已久的在线招聘行业出现了“挡箭牌”。
中国新玩家在最新外国技术的旗帜下已经进入了在线招聘领域。与基于平台的智联不同,许多网站,如拉古、狩猎和58城,都提出了“精确匹配”和“大数据”等概念。他们都希望在一些子领域的基础上蚕食智联招聘业务。
58城市招聘频道产品总监王毅表示:“传统招聘网站的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但我们在这两三年内才发展起来,但收入却实现了100%的增长。再等两年,就应该反过来。”
郭胜并不否认这一点。他认为,“互联网加”浪潮的兴起为行业发展带来了更多机遇,同时也产生了更加多样化的人才需求。垂直招聘网站的出现可以为特定类别的用户带来更准确的服务。然而,随着市场定位的日益明确,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强劲的增长趋势,这样的网站已经不能满足“人才经济”时代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我们正在走一条探索之路。智联正在从招聘网站向职业发展平台转型,希望为用户提供“职业发展平台”的概念,覆盖求职者的整个职业生涯。例如,智联未来将在教育领域进行招聘,并以智联培训为核心切入职场培训市场。在招聘领域,我们将加强校园招聘和高端人才的智能招聘,而在测评领域,在线智能测评将对低端用户的求职进行测评。我们希望成为职场人全面发展的平台,打造中国人才的“梦想工厂”郭胜说道。
与郭胜的对话:
《中国经济周刊》:面对拉钩、狩猎等垂直网站的“围剿”,你认为智联招聘如何吸引用户?
郭胜:我认为在中国,任何招聘模式都有自己的土壤,但我认为我们的信心来自两点。首先,我们非常了解用户。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智联已经有了自己的布局,别人不能照搬。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去了解用户,包括企业和求职者,他们在想什么,他们有什么困难。第二是我们的规模。我们有1亿注册用户,平台业务最重要的是它的规模。
中国经济周刊:很多人认为商业模式非常重要。如今,许多垂直招聘网站都向linkedin学习,走社会化招聘的路线,而智联招聘则非常接近于美国最大的招聘网站monster。然而,怪物最近的情况并不令人满意。你认为一个企业能否笑到最后与选择的商业模式是否正确有很大关系吗?
郭胜:虽然linkedin已经进入中国,但中国用户的行为习惯与国外不同。一个企业成功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时间、地点和人。首先,它取决于市场结构,其次,它取决于商业模式是否适合市场情况,第三,它取决于执行团队是否能做好。所以这不仅仅是商业模式。商业模式有可能是正确的,但不适合市场。例如,根据linkedin用户在美国的地理分布,这种情况并不常见,根据我们目前的数据,我们网站的普通用户每月需要使用10次,linkedin用户可能会使用一两次。因此,我认为linkedin的国外模式对我们影响不大,智联不太可能走社会招聘之路。我认为,通过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咨询服务,提供更加精致和创新的增值服务,是智联招聘的竞争策略之一。
中国经济周刊:智联招聘已经取得了行业领导者的地位。你认为接下来你将面临的最困难的挑战是什么?
郭胜:我认为我们是一个自信的先锋,我们正在探索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这是一个很大的价格。作为先驱者,我们在前进,有人会继续跟随我们,复制我们的形式。融资不是一个挑战,因为我们很容易在资本市场上筹集资金,因为每个人都可以看到成就。我认为最大的挑战是人才的挑战。如何建立一个好的团队,然后留住优秀的人才来实现这个梦想,我认为人才的挑战可能比别人更大。
中国经济周刊:今年是创业的一年。据艾瑞咨询(iResearch)的数据,中国中小企业数量继续稳步增长,2015年达到7000万家,未来三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7.3%。你认为创业浪潮会给招聘行业带来什么影响?
郭胜:我最深的感受有三点。首先,中国的就业市场比其他国家好得多。因此,我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个优势。gdp一直在增长,就业市场仍在健康发展。
第二,就业市场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服务业增长最快,特别是金融、医疗和生物产业。然而,也有一些令人担忧的地方,例如制造业和零售业的增长缓慢甚至萎缩,而这两个行业实际上是就业人数最多的两个行业,也是经济的基础。如果这两个行业没有快速增长,这将是一个警告。
第三,尽管就业在增长,但增长趋势不同,劳动力成本也在增加。然而,中国经济已经从基层的“旧经济”向“新经济”转变,随着对人才需求的强劲增长,直隶的机遇越来越多。对于智联招聘来说,面临的挑战是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其资源和优势,不断推出各种服务,以满足雇主和求职者不断变化的需求。
标题:智联招聘遭垂直类网站围剿 转型职业发展平台
地址:http://www.sac-csic.cn/syxw/4583.html
免责声明:沈阳新闻网今日新闻头条网是辽宁最具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门户网站,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沈阳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