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联科技 “集约化”养牛
本篇文章1552字,读完约4分钟
以前人们没有足够重视的一个行业——奶牛养殖正成为投资热点。
日前,由深圳创新投资集团牵头,内蒙古牛奶联合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牛奶联合科技)获得总投资1.28亿元。此前,专门从事牧场设计的北京中博农畜牧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博农)也获得了6000万元的风险投资。这两个并不广为人知的企业之所以能够吸引投资,完全取决于它们是否顺应了奶牛养殖的“集约化”趋势:仲博农民依赖于中国首创的国际牧场设计理念,而联合乳业科技则依赖于创新的集约化畜牧业模式。
培训模式受挫
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的李、李,于2004年6月创办了牛奶联合科技的前身——佳牛科技有限公司。除了两个自然人投资的资本外,内蒙古一家实力雄厚的地方国有企业也作为大股东参与其中。
2002年和2003年,在中国乳业大发展时期,伊利和蒙牛都发展迅速,蒙牛在李成立公司的同一个月在香港成功上市。乳制品行业的快速发展吸引了投资者对乳制品生产企业的关注,同时也驱使他们“窥视”产业链的上游。
李创业之初,的意图很简单,那就是他想在乳制品行业的上游寻找机会。当时,李就想到了风险最小的“轻资产”运营模式。他设计的主要业务包括两个部分:一是代理国外牛产品,二是培训农民,培训只能促进产品销售。"如果不投资固定资产,业务风险可以降到最低."李回忆说:“我们成立公司的时候,只有三五个人。”
但是这种模式很快被证明是不令人满意的。李发现,虽然公司出钱请农业大学甚至国外的专家给农民讲课,农民们听得很认真,但回国后,课堂上讲的话在中国农村仍然难以落实,许多传统习惯成了制约因素。
“养牛不同于种菜。只需要购买从国外进口的种子。除了养牛,它还是一个系统工程。饲料、卫生和供暖不能解决问题。”李不禁感受到养牛的复杂性。
然而,中国的实际情况是,由于奶业的巨大发展,养牛的主力军已经成为农业地区的农民。他们出生于农业,对畜牧业一无所知。他们是在高收入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进入畜牧业的。据了解,当时对养牛农民的政策非常有利,农民可以用很少的投资启动该项目。
尽管农民已经成为养牛的主力军,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不愿意尝试投资新技术,因为他们不了解这个行业,而且很节俭。例如,购买从国外进口的冷冻精液(用于怀孕奶牛产奶)只需20~30元,但如果购买类似的国内产品,5元就可以解决问题,所以大多数农民仍然使用最便宜的产品来处理。
在这种情况下,李意识到他必须自己投资并创建一个模型来解决业务困难。
“牛奶协会”模式
通过李在的实战,得知农民在自由放养奶牛。首先,牛奶质量差;第二,牛奶生产的效率不高。因此,他和他的团队决定尝试用一种新的农业模式来改变。
“农民不能养牛,务农是他们的工作。那么,最好让他们种植土地,如果他们不能做好,让我来做。”李后来想出了经营“奶业协会”的模式,即奶牛加入协会、股份合作、固定分红和合作生产。
李说,他首先根据奶牛的产奶量、年龄、身体状况和遗传状况对每头奶牛进行评分,并做出总体评价。然后,每一个农民的奶牛按价格投资他创建的牛奶协会,由牛奶协会作为一个整体来筹集和经营,农民每年可以按股份比例获得分红。
根据股份数量,股息是固定的,农民可以实现抗旱和防洪。以李为例,他说一头牛的平均估价可以达到6000元,而一个农民通常养5头牛,所以他的股份总额为3万元。这3万元每年可以得到20%的回报,也就是6000元。这种回报,如果是由农民自己筹集和经营的,是很难实现的。
一方面是农民自身能力的限制,另一方面是场地因素。李说,他们实行的是按租入股的形式。例如,他与建立养牛场的村庄协商租金,但他没有支付租金,而是将租金分成股份,并每年支付股息。不过,他也表示,养牛场的租金很低,一般租金只占建设农场总成本的3%左右,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
上一页12下一页
标题:奶联科技 “集约化”养牛
地址:http://www.sac-csic.cn/syxw/9578.html
免责声明:沈阳新闻网今日新闻头条网是辽宁最具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门户网站,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沈阳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8号学苑的逆向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