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时代
本篇文章1732字,读完约4分钟
当很多人第一次使用微博时,他们不会适应这个媒体产品看似混乱的界面:微博内容和用户名混合在一起,排列在同一个字体中。虽然每个用户名前面都有一个小@符号,而且字体颜色也有所不同,但是快速浏览时还是很难区分。此外,转发和评论可能多达几次,网络链接,表情符号等。,都使微博页面显得嘈杂无序,甚至混乱。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微博的第一感觉。这就像听到一群人围坐在公共场所聊天。突然我能听到一些有趣的单词,但是当我仔细听的时候我就听不清楚了。如果我只是选择不听,耳语将永远萦绕在我的耳边。这种不太精彩的经历让我从一开始就对微博的国内市场前景不乐观,我猜想它的命运可能会因为界面的门槛而成为一个极其利基的产品,就像那些曾经乐观的互联网应用如rss feed一样。
然而,随着新浪微博在2010年的迅速普及和普及,我开始明白,微博和所有媒体产品一样,都有自己的缺陷,但我是用传统的媒体界面标准来衡量一种新的媒体产品,从而忽略了它无与伦比的优势——快捷。信息带着新鲜的热空气来到我身边,它很快就接近即时。虽然几乎没有门槛的发布方式使得微博的内容显得原始和粗糙,但也使得信息传播平台变得前所未有的平等。无论是政府还是基层市民,每次拥有不到140字的空,传播的深度和影响力完全取决于网民的群体选择。
微博的创始人推特(Twitter)曾将自己比作“地球的脉搏”,其愿景是让信息几乎同步地感觉像一个脉搏,尽管其内涵可能极其简单。如果它被显示在手机屏幕上而不是电脑屏幕上,微博界面极度精简的好处将会立即体现出来。有些不能抓住关键点的页面一目了然,关键信息会自动跳入眼帘。这是为即将到来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创造的产品。
然而,这些产品的优势不足以解释为什么微博会成为2010年最引人注目的社会现象。“微博”已经成为许多媒体在年底评选的年度人物,微博在2010年几乎每一个重大社会事件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创新工程创始人李开复的新书甚至被称为“微博:改变一切”。这个小型媒体产品如何改变一切?
我个人对此的理解是,认知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的行为方式,而微博只是我们对世界零碎认知和即时行动的一种代表性产品。科技作家尼古拉斯·卡尔最近在他的《浅薄:互联网如何毒害我们的大脑》一书中指出(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的英文名字《浅薄:互联网对我们大脑的影响》并不像中文翻译那样情绪化),媒体界面影响和塑造了人们的认知风格。因此,在“记忆外包”的网络时代,人们越来越难以集中精力,深入思考。
对于这一现象,许多人都有类似的观察,但他们可能不会得出相同的结论,就像《纽约时报》对这本书的乐观回应一样:“我们可能被迫进入智力的浅水区,但这些浅水区将像海洋一样广阔。”另一位技术乐观主义者唐·塔斯考特也坚持认为互联网让一代人比一代人更聪明。他甚至声称,他从二战后不同代人的智商测试数据中获得了经验支持,并认为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后隐喻时代”,在这个时代,下一代教育上一代。
深而广,浅而窄,事实上,很难说哪个更好,哪个更坏。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的认知和思维方式受到了信息传播的碎片化方式的深刻影响。我们正在集体变成一群知道一点点,但知道不多的人。在这一点上,“微博”这个词恰到好处——微妙而广泛。
随着信息创造和传播过程的简化,有了更直接和快速的行动方式。与坐着聊天的博主相比,“微博”的形象更接近于风尘仆仆的演员,或许是因为微博的内容容量极其有限,但它具有无可辩驳的清晰性和方向性。有人用这样一个生动的例子来说明微博时代的特征:当专家们用文章深入探讨二氧化碳排放和气候变暖之间的内在联系时,微博用户们用手机拍下了自己在石油公司前抗议的照片,并欣喜地发现粉丝数量又翻了一番...必须承认,年轻人正在用无所不知的精神和快速的反应取代上一代人对经典的研究和深思熟虑。
这种对现在和现在的沉迷让被称为“硅谷先知”的凯文·凯利在中国旅行时感到无助。他想谈谈长期气候趋势,但人们想知道明天是否会下雨。然而,正是这位凯文·凯利对通过他所谓的“场域天才”的底层结构和群体智慧重塑社会秩序表现出了充分的信心。
如果我们乐观地看待它,年轻人不是在思考考试,而是把思考变成一种更外在的方式,或者用行动来思考。
标题:“微+博”时代
地址:http://www.sac-csic.cn/syxw/10217.html
免责声明:沈阳新闻网今日新闻头条网是辽宁最具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门户网站,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沈阳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罗博报告》创始人涉足古董
下一篇:苹果的邪恶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