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为何必须开放?
本篇文章1596字,读完约4分钟
许多局外人会对华为最近的巨大变化感到惊讶:今年1月下旬,这似乎是一个任命,许多华为高管(胡厚、徐文伟、丁云、陈丽芳、于成东等。)在新浪微博上集体落户。此后不久,华为执行管理团队(简称emt)的轮值主席兼高级副总裁徐志军不仅首次接受了记者的独家采访,还对敏感的继任问题做出了公开回应。
这在华为以前是不可想象的。过去,华为从来都不是一个好的受访者。记者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场景:他们给华为发了一份采访提纲,但很长时间没有得到任何回复;一些记者仍然不被允许进入华为深圳总部,所以他们不得不在坂田附近打车。
就连华为的内部员工也没有适应这种突然的变化。华为企业业务总裁徐文伟开通微博后,一名华为员工在网上询问这是否是他本人,并得到了证实,但仍无法相信这是真的。
出路在于开放
隐藏在这些表面现象背后的是华为战略和组织结构的巨大变化,一个全新的华为可能会脱颖而出。在分析这些变化之前,我们有必要看看华为的现状。去年,华为实现销售收入280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二大通信设备制造商;如果我们比较一下2010年中国500强民营企业的名单,华为可能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民营企业。
然而,已经拥有大象般身躯的华为发现自己的脚步越来越重。原因是华为已经面临几个突出的矛盾。
首先是业务扩张和市场饱和之间的矛盾。近年来,华为在电信运营商市场上一直处于强势地位,在全球50强运营商中赢得了45家,在中国仍保持领先地位,在欧洲市场也占据领先地位。唯一的缺点是它没有在美国市场取得重大突破。然而,近年来全球电信设备市场基本停滞不前,已经获得20%市场份额的华为很难再进一步。
其次,旧的常规已不能满足新业务的要求。为了保持增长,实现超越爱立信和思科的目标,华为启动了相关多元化,将企业业务和终端业务放在与运营商业务同等重要的位置,并分别任命徐文伟和万标为两个新业务部门的负责人。然而,这两种新的商业模式与华为最初的商业模式截然不同。在运营商市场,华为采用直销模式,可以为一些大客户定制产品。在企业业务市场,华为面临着数千万的客户,这些客户只能提供标准化的产品,必须通过渠道销售。对于另一个新的大型服务终端,华为过去采用转售模式,通过运营商完成销售,从而忽视了终端消费者的真实需求。相反,苹果等终端制造商从终端消费者的需求和体验出发,通过iphone等创新产品来引导运营商,从而掌握更多话语权,获得更高的利润率。
最后,还有不断扩大的组织和日益降低的效率之间的矛盾。过去,华为以其强大的执行力而闻名。然而,随着员工人数超过10万,组织结构日益复杂,华为的运营效率越来越低;而且,人浮于事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中层干部决策能力低下,对一线的反应越来越不合时宜,华为总裁任不得不出面呼吁“让一线打炮火”。
那么,什么钥匙可以解开华为面临的矛盾呢?最好的钥匙是打开的。在这方面,华为的“老师”ibm是一个很好的参考。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ibm一直是封闭创新的典范,自行设计和制造所有产品。然而,在开放架构出现之后,ibm遭受了巨大的冲击和损失。20世纪90年代中期,ibm开始了转型之路,退出基础研究领域,剥离个人电脑业务,转而开发软件技术和用户解决方案能力。更重要的是,ibm已经走向开放模式:它开始充分利用各种开放技术标准,如linux和java,为自己创造价值;对价值链的不同组成部分进行分类,比如将2.5英寸的硬盘卖给苹果,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只用于个人用途;开始向其他公司出售技术和专利权,并获得大量收入;Ibm也开始向客户学习,并启动了“一流”项目,与领先的大客户一起研究和解决商业上重要和学术上有趣的问题。在ibm内部,“全球一体化”的概念正在逐步实施,最合适的资源被分配到世界上最合适的地区,例如,全球采购中心位于中国,金融中心位于马来西亚等。正是因为采用了开放模式,ibm终于起死回生,焕发了青春。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标题:华为为何必须开放?
地址:http://www.sac-csic.cn/syxw/10310.html
免责声明:沈阳新闻网今日新闻头条网是辽宁最具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门户网站,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沈阳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煤电博弈 价格管制不能承受之重
下一篇:中石油面对苏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