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润:全产业链骗局?
本篇文章1278字,读完约3分钟
政府高额补贴让人们怀疑雨润所谓的整体产业布局是否只是一场骗局。补贴是上游产业扩张和实现“全产业链梦想”的驱动力
当“瘦肉精”与中国最大的肉类加工企业双汇联系在一起时,一场关注食品安全和整个产业链运作模式的全国性浪潮不可避免。 三聚氰胺事件再次发生,不仅使人们愤怒于从业者为盈利而冒险,导致监管失控,也暴露出产业化不足的弊端。所有的舆论都指向中国农产品(000061)生产的弱点:当农民的小规模经营与企业的大规模生产相结合时,安全监管的隐患。 整顿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强上游投资的呼声越来越高,另一家大型肉类加工企业雨润也成为公众关注的对象。双汇忽略了上游投资,那么玉润呢?谁也是肉类加工企业的领导者? 自2007年5月以来,中国猪肉供需一直不平衡。加上饲料价格的大幅上涨,2007年下半年生猪平均价格比2006年上涨了63.5%。在肉类工业中,生猪价格通常占成本的50%以上。猪肉价格的飙升直接导致降雨成本的大幅上升。一个突如其来的变化使雨润提出了从工业到产业链再到整个产业链的梦想,并开始有意识地扩大上游产业,以实现未来的自给自足。自那以后,一系列上游扩张已经开始。 2007年7月,雨润集团与安徽省太和县签订了《太和县5万头种猪协议》,雨润集团租赁500亩土地的租期为20年;2008年9月,雨润集团与安徽省萧县人民政府签订了“建设800-1000个原猪场项目协议”,占地151亩,项目建设期为一年;2008年11月,雨润与周口市政府签署投资协议,建设生猪屠宰、分割、冷藏和肉类深加工项目…… h/],表明了雨润打造整个产业链的决心。然而,上游产业玉润现在能自给自足吗?最近媒体曝光的一幕是:安徽省太和县雨润集团养殖基地,野草丛生,荒无人烟,只有600头种猪。类似的场景正在萧县上演。另一方面,屠宰场的状况并不令人满意。经过五年的大幅扩张,31家屠宰场的产能利用率仅为65%。这就是雨润曾经说过的“整个产业链”吗?雨润早期的慷慨激昂和后期的施工拖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很难避免人们对其深层动机的怀疑。 打开雨润的财务报表,迷雾似乎会渐渐散去。从2007年到2009年,雨润每年平均获得近2亿元的政府补贴,远远高于其竞争对手双汇每年1000万元的平均政府补贴。与此同时,瑞银证券(UBS Securities)的一份研究报告也指出,为了获得政府补贴,雨润食品一直在建设新的屠宰厂,而不是增加现有屠宰厂的产能。太和县执行洛鸣[2010]464号文件的总结报告显示,在雨润的补贴标准中,有一项奖励资金包括引进2000头良种猪,每头补贴200元。在政府补贴如此之高的情况下,人们不禁要问,所谓的全行业布局是否只是一个骗局,补贴是玉润扩大上游产业、实现“全产业链”梦想的动力。 一方面,我们急于强调自己的发展速度,扩大上游产业的规模,但另一方面,我们受不了地方政府补贴的诱惑,不重视农业。这种饮鸩止渴的发展模式不仅使雨润在今天仍然需要大量的外包,也使雨润在3-4年后仍然面临着外包猪的压力。 在猪资源的激烈竞争中,我们有理由怀疑第二个“双汇”是否会再次出现。
标题:雨润:全产业链骗局?
地址:http://www.sac-csic.cn/syxw/11223.html
免责声明:沈阳新闻网今日新闻头条网是辽宁最具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门户网站,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沈阳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红酒:另类投资
下一篇:李红:与投资人要保持恰当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