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陷盈利难窘境 被收购或成为新常态
本篇文章1672字,读完约4分钟
此前,国家商报记者在银联组织的收购机构会议上了解到,大多数线下收购者的生活可谓“悲惨”,第三方支付机构在面临利润难的困境时,开始依赖大型集团或互联网公司。
继上市公司海印有限公司(000861,咨询)[7.15%基金研究报告](000861,深证)于2月10日公告后,拟控股广东上联支付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联支付)1.75亿元。2月11日,华空SEG (000068,咨询)(0000、
业内人士告诉《国家商报》,价格战不可避免,因为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虽然小型第三方支付企业已经获得许可,但其盈利前景令人担忧,从长远来看,情况可能会恶化。出售许可证或与其他企业合作是两种出路。
获取第三方支付频率
2月11日,华空赛格宣布,为进一步扩大公司业务范围,公司于2月10日与成都财付通签署了意向协议,公司拟通过股权转让或增资的方式收购成都财付通的股权。具体运作方式和出资额将根据相关审计或评估结果,由双方协商确定。
华空赛格表示,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个性化服务使其能够根据市场竞争和被服务企业业务发展创新的业务模式,同时定制个性化支付和结算服务。
另一家上市公司海印股份有限公司最近宣布,计划投资1.75亿元人民币获得上联支付的51%股权,交易各方已签署股权转让协议。
2014年,市场还报道Epro [-1.55%]付款被复星集团收购。然而,2月11日,叶派总裁唐斌告诉记者,双方在2014年有过接触,目前没有接触。
事实上,近年来,并购在第三方支付中频频曝光。2014年底,万达以3.15亿美元收购快钱68.7%的股权,为万达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那么,第三方支付经常“寻求收购”的原因是什么?
中国支付网总编辑徐宇文告诉《商业日报》,在寡头垄断的非黄金支付市场中,独立支付公司的生存受到挤压。寻找行业战略合作伙伴或引入战略投资是必然选择,一些有上市公司背景的支付机构或有盈利要求的投资者会在低利润环境下寻求资本退出。
行业:类似于并购或成为常态
近日,快钱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关国光以互联网金融产业化为核心,首次向包括《全国商报》在内的媒体披露了快钱与万达联姻后的互联网金融战略。在快钱方面,建议将万达的产业资源优势[0.31%]与金融手段相结合,进入消费信贷和商业信贷领域,最终形成资产、支付和营销的闭环,依靠线上线下数据创造新的商业生态。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收购方来说,收购一家不赚钱的第三方支付公司是一项亏损的业务吗?
讯联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寇告诉记者,一些授权(第三方支付)并购是为了合作。典型的例子是快钱和万达的合作。万达注入了快钱。过去,快钱面临政策和市场竞争的压力,这种合作对双方都有利。也有大财团和大互联网公司。要进行网上金融,他们需要使用支付作为桥梁,他们将收购一家拥有中央银行颁发的支付许可证的支付公司。
另据了解,最近,SAIC (600104,咨询)[0.57%基金研究报告]继续加快其在投资和金融服务领域的尝试。
“我们计划收购一家第三方支付公司,以弥补金融公司因业务范围而对支付结算的限制,为集团所有成员公司搭建的汽车金融电子商务平台提供第三方支付服务。”SAIC首席财务官谷峰在最近召开的首届汽车财经年会上透露。
不可避免的支付生态系统是大集团上网后必须面对的首要问题,而良性收购无疑是双方的双赢局面。
“例如,JD.com购买网上银行,平安购买上海捷银和一卡俱乐部,这些都是布局。这种并购是良性的。网银在线在京东的移动和互联网平台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它是京东金融的核心资产,有利于集团、支付公司、用户和监管。”寇说道。
寇进一步表示,支付许可证已经发放了3-4年,许多公司已经逐渐从竞争期进入新的结算期,类似的并购将成为今后的常态。
徐宇文还表示,五年期的支付业务许可证即将到期,一些业务不达标或业务量较少的机构可能无法续签申请,将突然寻求雇主或行业的合作。此外,面对互联网或移动互联网的传统行业的冲击将会一个接一个地转变,申请支付业务牌照的新机构将会有更多的资金实力和实际业务需求。
标题:第三方支付陷盈利难窘境 被收购或成为新常态
地址:http://www.sac-csic.cn/syxw/4026.html
免责声明:沈阳新闻网今日新闻头条网是辽宁最具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门户网站,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沈阳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