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被银信规范“闪了一下腰”
本篇文章1559字,读完约4分钟
“山中有水,水中无疑,黑暗中又有一村。”银行理财产品问世六年后,2010年成为银行理财市场最激动人心的一年。
银信合作产品被叫停,一度占60%的产品不再被允许发行。这对任何投资产品都是致命的打击。
然而,事情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发展。银行迅速调整了产品发行策略,用债券产品来填补头寸。一方面,他们充分发挥了短期产品的优势,另一方面,他们发行了与大宗商品挂钩的银行理财产品,很快引起了广泛关注。
截至2010年12月底,全年发行的银行理财产品达到9000多种,是2009年全年的1.5倍。
监管政策是指银行和信托机构之间的合作
2010年6月30日,银监会发布通知,停止银信合作理财产品。此举在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引起轩然大波。当银信合作产品停止时,它们包括信贷资产、信托合作和信托投资产品,占当时流通的近60%。
幸运的是,一个多月后,监管机构再次发布文件,对银信合作产品做了进一步规定。这些产品表明,如果符合相关规定,他们可以再次开门。在这一点上,它可以解释为停止银行与信托公司之间不规范的合作模式,开放有条件的合作模式。
该通知被业界广泛称为“72号文件”,重新设定了银行与信托公司合作产品的相关细则。提到的五项新规定是:银信合作产品的期限不得少于一年;银信合作产品不得设计为开放式。银信合作融资业务比例不超过30%;银信合作产品不得投资于非上市公司股权;银信合作业务产生的表外资产应在2年内转换为表内资产。
从监管部门关于规范银信合作的意见可以看出,监管部门的意图不是喝酒,新的“72号文件”规范了银信合作产品,主要是为了规避金融房地产风险。
重新监管后,银信合作产品受到新五条规定的限制,没有形成规模。
醉酒的意思是避免房地产风险
2010年,宏观调控围绕“紧缩”展开,目标行业主要是房地产。那一年,中国人民银行要求新增信贷额度为7.5万亿元,远低于2009年新增的9.36万亿元。
2010年1-6月,银行信托产品的总业务量为2.8万亿元,而2009年信托产品的总业务量仅为1.79万亿元。这意味着2010年上半年银信合作产品的发行额度超过了2009年全年。
银信合作是商业银行经常性的表外资产。仅仅因为是表外业务,发行银信合作产品已经成为一些商业银行规避信贷规模的渠道,这在某些方面直接影响了中央宏观调控的效果。
也就是说,在计算银行新增信贷总额时,不包括通过银行信托合作产品流入民营企业的这部分资金。众所周知,这些资金大多流向房地产行业。据业内人士称,这也是银监会在6月30日紧急停止银信合作产品的主要原因。
2010年上半年,资金最紧张的企业首当其冲的是房地产企业,其中大部分是未上市的中小房地产企业。
在国家调控和收紧传统信贷渠道、打算收紧房地产正规融资渠道的关键时刻,银行通过银信合作模式,向民间资本注入高达2.8万亿元的资金。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房地产企业的信托产品。
2009年,当银行开始收紧房地产贷款时,房地产融资受到了很大影响。特别是到2009年底,一些房地产企业的资金链到了非常敏感的阶段,只需要几根救命稻草就能起死回生。显然,银信合作产品就是其中之一。
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一些房地产信托产品只有三个月甚至一个月的财务管理期,却设定了17%的最高预期回报率。由此可见,房地产企业急需资金。
房地产企业属于流动性大的企业,对资金的依赖很大,尤其是在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的大环境下。
对于银行来说,银行信托合作产品是表外业务,即不包括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
因此,银监会的通知强调“银信合作业务产生的表外资产应在两年内转换为表内资产”。
银信合作产品转入表内业务后,银行需要根据自身规模计提风险资本,以满足现有监管要求。只有在这种情况下,银行才会对银信合作产品采取更加审慎的态度。上一页12下一页
标题:银行理财:被银信规范“闪了一下腰”
地址:http://www.sac-csic.cn/syxw/9629.html
免责声明:沈阳新闻网今日新闻头条网是辽宁最具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门户网站,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沈阳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岁末年初 多家银行掀起买地搬家潮
下一篇:银行2010:吃饱喝足却步履蹒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