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沈阳新闻网”,我们将全面报道沈阳地区的各类新闻资讯,将一个发展的沈阳、和谐的沈阳、时尚的沈阳、健康的沈阳、振兴的沈阳展现给大众。她必将成为您了解沈阳、传播沈阳、推动沈阳的新闻主阵地。

主页 > 新闻 > “火柴大王”刘鸿生

“火柴大王”刘鸿生

来源:沈阳新闻网作者:莎莎更新时间:2020-10-08 09:43:38阅读:

本篇文章4765字,读完约12分钟

在上海圣约翰大学学习期间,李成纪在学生会的年度刊物上登广告,寻找杰出的校友和在上海被誉为“火柴王”的刘鸿生。他前面的几个学生都碰到了墙,所以他被命令再试一次。他专门请新新公司的画家设计了两幅广告画,一幅是中学的,一幅是西部的。

中国的风格是“美丽的仙女”,穿着白色的衣服,周围是白雪,左手拿着花篮,右手拿着红花。仔细看,这不是花,而是微妙的红色火焰。与白色背景形成对比,耀眼而突出,巧妙地象征着火柴的功能。西式的是美国纽约港的自由女神像。这是一座古老的青铜雕像,上面有淡蓝色的空天空,衬着绿色的海洋,充满了绿色和绿色。只有女神手持的火炬是鲜红色的,“在所有的绿叶当中是一点点的红色。”火炬象征着比赛,是整幅画的中心。

“火柴大王”刘鸿生

刘鸿生被这两幅画深深吸引,他喜欢这两幅画。李成纪借此机会建议说:“最好两者都用,一个在年度杂志的扉页上,另一个在年度杂志的下页上。”我们会给你一个特别的折扣,花很少的钱,两全其美,这是符合商业经济的原则。”刘宏生看着他,笑了。"年轻时,做生意的头脑非常聪明。"刘宏生为什么会爱上这两张小广告图片,因为图片上闪烁的火焰是他的梦想。他带着火柴登上了中国商界的舞台,把自己的背影留在了企业的历史上。他特别喜欢火柴,小火柴最能拨动他心中的琴弦。

“火柴大王”刘鸿生

从那以后,他们成了朋友,李成纪后来成为上海新新公司的第二代掌门人。

从火柴开始

刘洪生13岁进入圣约翰中学,17岁进入圣约翰大学。他的英文名是o.s.lien,他被迫离开圣约翰大学,因为他拒绝接受大二时当牧师的安排。

刘鸿生被母校除名,毕业前便踏上了社会。他最初是上海开滦煤矿的销售员,最终在商界大放异彩。然而,他对此没有抱怨。1928年,他的母校成立了一个学校董事会,他高兴地成为第一任董事长。第二年,在他的母校建校50周年之际,他发起了一场盛大的庆祝活动,捐赠了45200块银元,为师生之间的友谊建造了一个“友谊室”。这座建筑在华东政法大学长宁校区仍被称为“友谊楼”。门口的标志显示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上海的第一个营地。1929年12月14日,学校董事会授予他荣誉法学博士学位。

“火柴大王”刘鸿生

圣约翰不仅奠定了刘鸿生的英语基础,还使他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写一口流利的英语。当他思考问题时,他经常会想到英语谚语,“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和你熟悉的恶魔打交道比和陌生人打交道容易得多”,“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地方”……这些谚语几乎成了他做生意的指导原则。

1920年,32岁的刘鸿生在煤炭营销上赚了第一桶金,决定投资创业。他选择了火柴行业。刘洪生认为,火柴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与国计民生有着很大的关系。虽然单位价格很小,但价格的轻微上涨可以把小钱变成大钱。同时,火柴的投资资金少,风险小,机械设备简单,而且大部分都依靠手工劳动,这使得操作更容易。经营面粉厂或棉纺厂资本大,风险大,利润保证少。刘鸿生经营火柴厂也有一种内在的情结。他的妻子叶是协昌火柴厂老板叶世红的女儿。他们相爱的时候,刘宏生还没有发大财。她只是一个经营煤炭的经纪人,她的岳父不同意。因为叶小姐坚持,婚姻没有破裂。他曾经对妻子说:“你等着瞧吧,总有一天,我会建立一个火柴厂,把他老人家的茶厂拆掉!”

“火柴大王”刘鸿生

由于煤炭的推广,刘鸿生与苏州电灯厂的老板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工厂基地选择在苏州,离上海很近,水陆交通便利。1916年以前,中国只有5家火柴厂,1917年至1921年,新开了12家,中国商人苏州鸿盛火柴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当时,比赛市场的主要对手是瑞典比赛和日本比赛。瑞典的火柴王瓦罐兼并了欧洲国家的火柴厂,建立了世界火柴工业的信任。1926年,他想收购包括宏盛火柴在内的中国火柴企业。在击败日本火柴后,他们在中国市场低价倾销了27种品牌的火柴,这将推动中国新火柴行业的发展。1929年6月27日《申报》报道了中国火柴行业数百万人的生计问题。

“火柴大王”刘鸿生

刘宏生已经为这一天的到来做好了心理准备。从1928年8月开始,他就提出要在中国和英昌合并几家火柴厂:一是可以减少内部竞争,避免互相残杀;第二,生产数量可以调整,供求适度;第三,各种资金可以综合规划,这是最经济的原则;第四,订购大宗原材料可以为外资银行节省佣金,而且成本也很低;5.当规模扩大时,可邀请专业技术人员改进产品,与国外产品竞争;六、实力较强,可以逐步提高,前途光明。但是没有正面的回应。自1929年12月以来,他再次提议合并。1930年1月3日,刘鸿生给中华公司的陈远写了一封信,说他从创业以来一直经营得很好。火柴只是他的生意之一,“没有人想利用它谋取私利,也没有人想垄断火柴行业。”中华和英昌的老板们终于做出了回应。

“火柴大王”刘鸿生

同年5月,三家公司达成合并协议,正式成立“大中华火柴公司”。刘鸿生拥有公司95,504股中的26,633股,占27.88%,他的兄弟刘冀生拥有的1,611股仅占29.57%。然而,他在股东大会上以高票当选为11名董事之一,并被董事会聘为总经理。

一方面,刘鸿生热衷于并购,这是为了增强对外竞争的实力,避免同业间的相互伤害。另一方面,他也有野心控制东南火柴市场。他的合并计划并不是要拿下长江沿岸所有的火柴厂,减少火柴的产量,提高火柴的价格,并进一步发展到全国,这样他才能牢牢地掌握火柴行业的“宝座”。“大中华区”随后合并并收购了其他火柴厂,年产量为20万箱,约占中国火柴产量的四分之一。

“火柴大王”刘鸿生

刘鸿生在给儿子的信中透露了他的心声:“我的夙愿是把所有的火柴厂及其相关企业合并成一个庞大的合资公司。我试图把这个特殊的行业发展成一个巨大的民族产业。如你所知,人们经常叫我“火柴王”。.....我的努力不是出于自私,因为我认为只有通过这样的组织手段,我们才能真正发展和保护我们的民族工业。我对其他行业的看法也适用于我们经营的其他行业。”

“火柴大王”刘鸿生

扩展到其他行业

刘宏生的比赛主要是与瑞典的凤凰和日本的猴子比赛。刘宏生的儿子说,他的父亲通过兼并国内火柴企业,联合生产和销售,系住了“凤凰”的翅膀,系住了“猴子”的手脚。之后,刘鸿生成立水泥厂生产“香”牌水泥,并与北方启新公司的“马”牌和日本的“龙”牌竞争。最后,他还用“马”作了“龙”。事实上,在抗日战争之前,刘鸿生的兴趣不仅仅是火柴和水泥,还包括至少10个行业。1930年,他用86.2万银元在上海四川中路建了一座八层的办公楼,命名为“企业大厦”,并把他的企业集中在这座楼里。一楼是中国企业银行,二、三楼是开滦销售处和他自己的办公室,四楼是水泥公司、码头公司和华东煤矿公司,五楼是大中华火柴公司,六楼是章华毛纺织公司、会计室等中小企业的刘,七楼是保险公司、律师事务所和医务室等。为了便于集中管理,他干脆把住所搬到了八楼。

“火柴大王”刘鸿生

刘鸿生之所以创办自己的银行,是因为他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遇到了资金周转困难,尝到了被债权人逼迫的苦果。后来,银行家许在雪地里伸出援助之手,渡过了难关。虽然他很感激,但他认为这个行业必须有一个机构来提供工业资本。在银行家陈光甫、徐新龙、张功权等人的帮助下,刘鸿生创办了这家中国企业银行。事实上,运作并不理想,甚至那些以自己名义的企业都难以协调。

“火柴大王”刘鸿生

他还设想了集中采购,起草了“集中管理的方案和方案”,并在企业大楼三楼设立了“顾立强采购办公室”,统一了火柴、水泥、煤球、搪瓷、煤矿、码头、毛纺等企业的采购业务。,并认为中间佣金和其他私人缺点可以避免。他说:“如果你把它给他们,你将不会被欺骗,也不会有腐败和丰满。我可以放心睡觉!”这个集中采购组织最终无形中瓦解了。

“火柴大王”刘鸿生

刘宏生永远不会满意。他总是试图创建新的企业。并非他经营的所有企业都有利可图。增加他财富的往往是生意,而不是工业。然而,他经营一个行业的雄心从未减弱。他说:“我相信所有的资本家都有这样一个爱好,那就是他们总是希望一个企业会变成两个,而两个会变成三个……”他的“刘弘基”账户负责人说:“我们老板听不到账户里有10万现金。如果有的话,他不会让它永远存在于账户中。他总要想办法让自己使用它。”

“火柴大王”刘鸿生

最大的赌注

上海华商水泥厂位于龙华,烟囱很高,就在乔佛里大街尚流大厦的对面。工厂投产后,他每天早上都要爬到四楼的顶层去参观工厂。这在风雨中都是真实的。他想看看工厂的烟囱是否冒烟。是黑烟还是白烟?如果是黑烟,他会下楼抓起话筒大喊:“我是刘公馆,告诉你:厂里的黑龙要上天堂了!”然后他安心地去吃早餐。

每个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勤奋的人。他每天早上8点去企业,早饭后开始工作。抗日战争并没有中断他的创业梦想。他继续在香港设厂,在西南设厂,甚至在西北设厂。张公权曾说:“中国工业,外国人来看,问化学,你必须找到范旭东,问毛纺织厂,然后你必须找到刘宏生。”在上海,他建立了张华毛纺厂,将400吨机器设备搬进了工厂,在重庆建立了中国毛纺厂,每月生产3万套羊毛制服。他用了三个月的时间生产了10万套羊毛制服,并把它们捐给了10万名青年。为了解决原料供应问题,他创办了西北洗毛厂,并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新建了西北毛纺织厂。“他和交通银行(601328)、经济部工业和矿业调整办公室以及贸易委员会西北毛纺织厂在改良西北羊毛方面发挥了必不可少的作用。一方面洗羊毛供出口,另一方面织羊毛,扩大人们的服装”。

“火柴大王”刘鸿生

1935年,在上海,他的企业遭遇了严重的经济危机,他向宋子文求助。我希望能在中国银行(601988)按揭以度过难关。宋子文问他用什么做抵押。他说:“我所有企业的股票!”宋的回答是:“现在卫生纸的库存还不如!”这件事深深伤害了他。当他去重庆经营中国毛纺厂时,他没有机器,也没有资金。他几次向孔祥熙财政部申请贷款。每周一早上九点,他会去孔大厦跑步几个月。孔最后提出了非常苛刻的条件。刘鸿生向儿子刘念之诉苦说:“按照他们的条件,我们刘氏家族的一切财产都白白送给他们了。我们将成为无足轻重的小股东,失去所有的经营权。我的总经理将成为他们的小伙伴!”中国的毛纺织厂有400万的资本,其中分成4万股,他只占其中的5000股。工厂建成时,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都是从彰化来的,包括62名技术人员。经营西北毛纺织厂,产品销售、原材料供应都有问题,流动资金困难,经常找杜、、钱鑫等人垫支,他们见无利可图,有时就跟他吵架。所有这些不愉快的经历在他心中投下了阴影。

“火柴大王”刘鸿生

1947年10月,经过商业界多年的努力,《行业协会法》正式颁布。1948年11月,“中国工业联合会”在上海成立,全国各省市的工业协会和全国行业协会联合会派出了154名代表。牵线搭桥、棉纺、建筑、面粉、电器、水泥、丝绸、制药、造纸、酒精、电气、机械、橡胶、金属冶炼等行业都有代表性,当时有五个人有意角逐董事长的职位,他们是吴、刘鸿生、陶桂林、潘阳山、李,其中吴、刘鸿生最有竞争力,而陈爱诗是国民党想推出的人选。在15名执行董事中得票最多的刘洪生当选为董事长。作为一名企业家,他在那一刻达到了人生的巅峰。虽然当时他的企业面临着各种危机,但他内心并没有底。

“火柴大王”刘鸿生

1949年,刘鸿生抵达香港,最终选择返回上海。共产党对他还不熟悉,但他已经受够了宋子文和孔祥熙,对他们的经历印象深刻。当上海动员他回去保证一切如常时,他被诱惑了。临行前,新新公司的李成纪建议他:“你这次做决定有点冒险,还是观察一下比较合适。”他半认真半开玩笑地说:“大生意就像大赌博。我相信我会有好运气,赢得每一场赌博。这一次,我决定打一个大赌。”

“火柴大王”刘鸿生

1956年,他创办的所有企业都是公私合营的,所以他不用担心。他没有思想。在他去世的前夕,他对心爱的四儿说:“我一生中最担心的两件事:一是我害怕企业的倒闭,二是我害怕我的孩子在我死后会堕落并抢劫我的家庭。现在这两件事已经被共产党解决了。企业不会倒闭,他们的孩子也不会倒下。”这是他最后的遗言。

(作者是现代历史学者)

标题:“火柴大王”刘鸿生

地址:http://www.sac-csic.cn/syxw/11791.html

免责声明:沈阳新闻网今日新闻头条网是辽宁最具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门户网站,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沈阳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沈阳新闻网介绍

沈阳新闻网秉承“立足沈阳,服务东北,面向中国,放眼世界”的地域观;秉行“全新视野、优秀品质、地域特色、第一时间”的新闻观,致力打造“新”、“质”、“扣”、“快”的自身特色。是全球网民获取沈阳新闻的最有效途径,我们24小时播报沈阳旅游、沈阳房产、沈阳社会、沈阳汽车、沈阳健康、沈阳教育培训等沈阳新闻资讯,还可以通过旅游、房产等栏目查看沈阳旅游景点介绍,沈阳房产、房价等各类信息。